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情快递 > 正文

“肌肉萌”的黑陶鸮鼎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颜伟 发布日期:2018-01-05 08:13:4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更多

犁地翻出无价国宝

1957年的一天,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村民殷思义像往常一样在村东犁地。不经意间,手中猛然一震,犁铧碰上硬物。他料想是地里的石头使绊子,就想把石头挖出来扔远点。谁知刨开表层的土,下面埋着一个黑乎乎的罐子。形状像是一只鸟。这样子的罐子还挺少见,扔了有点可惜,留下又不知能干啥,他随手将陶罐丢在田间继续耕地。

日落西山要收工了,殷思义随手将陶罐带回家。妻子见他手上拿着脏兮兮的陶罐,问他从哪里捡来的,殷思义将事情经过告诉妻子。妻子觉得陶罐没什么用处还占地方,本想将陶罐扔掉,转念又想到家里正好缺盛鸡食的器皿,于是就将陶罐洗了洗用来喂鸡,这一喂就过去了快一年时间。

这个不起眼的陶罐既没有被鸡群踩倒啄翻,也没有被殷思义失手打烂,简直万幸。否则我们就再也无法见到这件国宝的真容了。谁能想到这件鸟状的陶罐,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黑鸮陶。笔者想到,自家祖上数三代也是农民,可能也从地里挖到过瓶瓶罐罐,只不过没有一双慧眼,把国宝当成破烂了,真是可惜。

机缘巧合明珠拾遗

时间又回到1958年秋天,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在附近做调查工作。专家对周围农户进行调查探访,看看是否有人挖到过相关文物。刚到殷思义家时,专家一眼就看到被鸡群围在中间的鹰形陶罐。专家赶紧向殷思义问明来由,殷思义如实告诉专家称是在田间耕地捡到的。专家很快意识到这个鸡食盆很可能就是来自仰韶文化遗址中的文物,在与殷思义协商后,专家将陶罐小心翼翼地捧回驻地连忙对陶罐进行鉴定,确定就是6000年前的出土文物,许多历史专家及文物专家都对这件国宝作出极高评价,称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这段曲折的奇遇最终使这件珍贵的国宝重现在世人面前。从天而降的国宝让考古队员又惊喜又心疼。要不是机缘巧合发现了陶鼎,恐怕国宝只能作为鸡食盆蒙尘一生了。

据考证,这件文物具有极高考古、艺术的价值,因形似一只鹰,故而被命名为黑陶鸮鼎。一想到这么珍贵的鼎竟然用铁犁挖出来,这并不结实陶器竟然没有被撞烂,只是鹰头上留下了一道印。让人不得不捏一把冷汗,感谢祖宗庇佑。

黑陶鸮鼎高36厘米,长38.4厘米,宽30厘米。鸮鼎采用驻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鸮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与足持平,构成3个稳定的支点,形成鼎足。鸮的前胸为鼎腹,器口开在鸮的背部与两翼之间,后收的双翼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鸮头部的大眼、利喙,给予这只鸮威风凛凛的气势,神态栩栩如生。黑陶鸮鼎将鼎形器物的特征与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实用性和造型性相得益彰。

仰韶文明重见天日

我国最早的陶塑艺术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和河姆渡遗址,早期的陶塑制品题材广泛,但一般均小而简单,制作也较粗糙,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的器形较大,制作也比较精细,比如仰韶文化时期的这件黑陶鸮鼎。仰韶文化以精美的彩陶而著称,黑陶鸮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

我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我市华州区城东柳枝镇附近,地处华山脚下,渭河南岸。

1958年——1959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华州区泉护村这一典型的史前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1997年,因西潼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里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距今6000年仰韶时代中期的庙底沟文化遗址再次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由于其重要性,这个当时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一跃而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护村遗址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主要内容,是该类型一处颇具代表性的遗址。其主要文化特征包含:绘有两种花卉图案,一种鸟形图案的彩陶盆(钵),小口尖底瓶,葫芦小口平底瓶和砂陶罐,5种陶器特征鲜明。在该类型遗存中,发现有半地穴式方形房基,带斜坡或台阶、坑底有烧灶的“居穴”,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群等主要遗迹。

黑陶鸮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与其共出的物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鸮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而鸮鼎阴错阳差地成了考古队中最具价值的重大发现。农民兄弟殷思义功不可没。

黑陶鸮鼎独一无二

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刘钧评价说:“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中,以鸟类造型的陶器,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其设计巧妙,比例相宜,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制作精细,注重造型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至今仍是国内少见的珍品,是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同时,以黑陶鸮鼎为首的动物造型陶塑开启了商代鸟兽形青铜器造型之先河。”

1993年5月12日,当时是我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挑中了黑陶鸮鼎作为中国的“申奥大使”赴瑞士展出。这是黑陶鸮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国展出。2002年它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64件国之重器之一。鸮鼎现存于国家博物馆,想要看看这只家乡的鹰不一定非要舟车劳顿去首都。我市博物馆有一个形神兼备的复制品,可免费观瞻。

鸮鼎因其年代的久远和生动的造型震撼人心。这样一件罕见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国宝重器。它不仅是先祖凝聚智慧的结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说明在本该蒙昧的时代里,先祖已经对美好生活和装饰艺术产生了高度的思考和追求。它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代表,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存在。

今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第一期就展示了这件宝贝,黑陶鸮鼎也被称为陶鹰鼎。解说员称陶鹰鼎为“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并且开创了一个新词“肌肉萌”,专门用来形容这只越看越可爱的鹰——它既有浑圆的肌肉,又有萌萌的眼神。它弯曲的胖腿上各分开三只脚趾,紧紧地抓住地面。翅膀像是手叉腰,似乎在蹲马步。像青蛙一样鼓起的大眼珠好奇地打量来看望它的人们。在地下等待了6000年,终于等来了有缘人带它重见光明。如果它会说话,也一定会感慨沧海一粟,天地改换吧!

 

陕西省det365娱乐官网主办(0913-4725111)   华州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邮编:714100 电子邮箱:hxxxb@huaxian.gov.cn 陕ICP备16004253号
陕公网安备 61052102000124号   网站标识码:6105210001